王光美揭秘:为何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却没笑容?

2023-03-12 14:12:02

大学师资汇总 http://www.dcwai.com/szjs

1958年底,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一再强调自己不适宜继续担任国家主席一职,他大力举荐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

虽然担任了国家主席,但是刘少奇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

晚上工作人员列队欢迎,都来向他祝贺,可是刘少奇却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回到办公室。

若不是王光美揭秘,大家都不清楚为何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却没有笑容。

一、复杂的环境

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时,新中国的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粮食供应不足;

日用品也十分短缺,百姓连日常所需都无法满足;

农村的劳动力比往年少了将近一半。

谁能想到,1960年中央的财政赤字竟然高达81.8亿元,面对这么困难的中国,刘少奇觉得自己压力很大。

纵然身边的人都替他开心,可他却一点笑容也没有,晚上回到家,直奔办公室,看着书桌上的资料,眉头紧锁。

他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一支香烟接着一支香烟吸,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

1961年4月1日到5月15日,刘少奇回到湖南农村调查。

看着农民歪七扭八的房屋,臭气熏天的环境,他内心一阵感慨,决定与百姓同住。

农村的房屋没有天花板,夜间气温低下,时不时一阵冷风吹过,随行人员担心刘少奇受不了,用雨布遮挡。

可这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国家主席都如此,更何况那些百姓呢?

睡不着觉的他到一个山坡上观察情况,在地上看到一堆细条状的粪便。

虽然食物经过消化,没办法判断,但里面竟然没有食糜,他的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

“如今百姓吃饭都成问题,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啊!”他愧疚地说。

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上,刘少奇指出:“我们作为人民的公仆,不能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也不能有任何高高在上的姿态,让百姓有事愿意同我们说。”

为了解决问题,他身先士卒来到湖南长沙农村蹲点调查。

起初,干部担心被怪罪,都不敢开口说实话,只想着能敷衍过去就算了。

刘少奇也知道他们在畏惧什么,一次又一次耐心讲解,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解决困难。

他对着百姓深深鞠躬,道歉说:“乡亲们生活如此艰难,是我没做好工作,辜负了大家的期待,在此向你们赔罪了!”

看着他如此真诚,百姓终于敢讲出心里话。

经过这么多天的调查,刘少奇决定公共食堂先解散,责令当地干部从外地调来大铁锅,分发给每一户社员。

二、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刘少奇不觉得自己当选国家主席有什么高高在上,反而觉得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

1959年10月26日,刘少奇出席全国劳模大会。

在会议上,他注意到一位模范代表,会议结束后径直走到这位老人面前,一把握住他的双手。

“请问,您就是老时吧?”

这位老人没想到刘少奇能留意到他,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一个劲地点头。

这名老工人叫时传祥,是北京一位掏了十几年大粪的环卫工人。

解放前,他过着“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生活,每天喝西北风,脑袋枕着砖头睡,生活艰辛。

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得到社会的尊重,被评选为先进的生产者,还有机会来到人民大会堂。

一句“老时”,怎能不让他热泪盈眶?

刘少奇紧紧握着他的双手,关心地询问他的生活和工作,问他有没有困难,可以提出来。

老工人开心地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太多了,大家伙都干劲十足,现在每天能拖93桶呢!”

当了解到他识字不多时,刘少奇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作为先进的生产工作者,不能只在工作上表现良好,要各方面都好。”

他拿出口袋里的钢笔送给时传祥,鼓励他多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时传祥握着钢笔不知所措,他从未想过国家领导人会如此平易近人。

刘少奇再一次握着他的手,说:“老时,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你是为人民服务,我也是,工作没有贵贱。”

这番话让老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样一位为百姓着想的领导人,自然会被百姓铭记。

1985年5月17日,首都各界代表万人集聚人民大会堂,为刘少奇举行追悼大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方山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生活百科、热点新闻、商旅生涯、教育科研、投资理财、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方山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