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生活百科、热点新闻、商旅生涯、教育科研、投资理财、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3-01-24 17:06:01
#头条创作挑战赛#
由于自己没有获奖,于是就无端质疑这奖项的公平性,甚至假装嗤之以鼻——“也就那么回事”,这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是没出息的表现。
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奖结果已经全部公布,中国又是一无所获。
这当然是很正常的事,毕竟诺奖每年在全世界总共才几个名额,确实很难获得。
不过,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相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人口数量不占优势的国家来说,我们历年在诺奖上的成绩也确实有点寒碜,是值得反思的一件事。
按理说,我们“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又聪明,又勤劳,应该不至于是现在这样的成绩啊,但事实就是如此不合常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哪些我也不敢肯定,但我能肯定的是,绝对不是“因为诺贝尔奖是西方人的……他们不可能随便奖给中国人的,必须符合他们的评奖标准,而这个标准公平不公平也是他们说了算。”
众所周知,凡是评审,必然是有一定标准的,这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说这个评审标准是不是公平,除非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标准,否则它就不存在不公平一说。
换言之,只要标准是一定的,你我共用同一套标准,那么它怎么会不公平呢?
就拿诺贝尔奖来说,想要获奖当然就得符合它的评审标准。
那么它的评审标准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诺贝尔留下的遗嘱就清楚了。
诺贝尔身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总共获得过300多项技术发明专利,一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这是很伟大的,但他更伟大之处在于他临终之际所立的遗嘱:
请将我的财产变作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作出好的贡献的人。……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从诺贝尔的遗嘱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诺奖的评审标准总的来说就是两点:
1.为人类作出好的贡献;
2.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
由此可见,某些人批评诺奖“只是西方人的玩意儿”的言论多么可笑。
由于自己没有获奖,于是就无端质疑这奖项的公平性,甚至假装嗤之以鼻——“也就那么回事”,这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是没出息的表现。
某些人指责诺奖评审不公平,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的事。
那时,班主任的儿子跟我们同一个班,成绩很好,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对此,有些同学就私下里讲闲话,说他每次都能考那么好,肯定是因为他妈妈提前给他“打招呼”了,“不公平”。
这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在没证据之前就认定那是事实,显然不厚道,而且经不起推敲,逻辑上也站不住脚。
我们班主任是教语文的,可她儿子不止语文成绩好,其他科目也好,其他老师难道也提前给他“打招呼”了?
这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你依然可以说其他老师跟他妈妈是同事,看在他妈妈面子上,给他“特殊照顾”也是很有可能的。
好吧,你一定要这么“论证”,也没人能阻止你。
可是,小学升初中的全县统考,他妈妈和其他老师是不可能提前知道考题的,无法给他“打招呼”了吧?
结果他还是考得很好,考进了本县最好的中学。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所以说,与其瞎揣测别人“不公平”,不如自己好好努力,争取当上老师,以后方便给自己的孩子提前“打招呼”嘛。
至于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我想,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利普·戴布维格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菲利普·戴布维格曾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长达10年之久,但是去年他因没通过相关考核,被西南财经大学解聘了。
好巧不巧,去年刚被解聘,今年他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为什么?是造化弄人吗?
我估计有人会说,诺奖得主都无法通过我国高校的考核,可见我们的要求比诺奖更加严格,我们的学术水平和科技水平当然也比诺奖标准高得多。
不过,我还是希望没人这样说,如果我们自认为还有出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