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生活百科、热点新闻、商旅生涯、教育科研、投资理财、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9-20 01:42:01
CAP http://www.eightcap-yyds.com
#俄媒:立陶宛面临失去中国商品危险#欧洲是个小国林立的地方,整个西欧也就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但是却分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有不少国家名义上是所谓的主权国家,但实际上却是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公国”之类的,人们熟悉的摩纳哥、卢森堡、安道尔等都是公国。
这些国家没有稳定的对外政策,属于典型的墙头草类型。当本地区形势比较安宁时,他们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而当有域外大国介入时,这些国家又会成为某些大国的打手。最近因为台湾问题跟中国关系急转直下的东欧小国立陶宛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前段时间立陶宛允许台湾地区设立所谓“代表处”之后,中国大陆与立陶宛的关系就急转直下。中国在事件发生后当即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且要求立陶宛召回驻中国大使,两国关系从此进入死胡同,甚至有断交的风险。这样的东欧小国,就属于又臭又硬的典型。
立陶宛某些政客宣称与中国的关系变冷并不会影响到立陶宛的经济发展,然而后来的事实却证明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说法。立陶宛工业家联盟副主席杜布尼克瓦斯近日警告,由于中国与立陶宛关系恶化,中国很可能断供,令立陶宛货架上的中国商品完全消失,如果中国进一步采取更严格的制裁措施,立陶宛经济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立陶宛敢于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对着干,并不是因为他足够强,而是因为他真的太小了。2020年前11个月,立陶宛从中国的进口额约为16亿美元,主要包括电机、机械、测量仪、精密仪器等,而立陶宛能卖到中国的商品,普通人恐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这样的国家,如果脑子清醒的话,他本应该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和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他只要不去招惹其他大国,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一种生存状态。但立陶宛可不一样,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就是东欧的捣蛋鬼。
远的不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苏联解体事件中,立陶宛就是最先发难的。而在冷战结束后的北约东扩进程中,他又成了北约国家打压俄罗斯的工具,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只是由于俄罗斯的衰落和西方国家的强势,立陶宛才存活至今。但即便如此,立陶宛主动得罪中国的行为依然显得匪夷所思。
立陶宛与台湾地区之间并没有什么经贸合作关系,即便是设立所谓的“代表处”之后,双方的经贸关系进展也会十分缓慢。或许是考虑到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同时听懂了立陶宛工业家联盟敲响的警钟,近日访问立陶宛的台湾地区“经贸考察团”中,并没有出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的身影。
立陶宛专家据此认为,立陶宛政府已经在与中国的对峙中后退,没有邀请吴钊燮访立,因为吴钊燮已经被大陆列入了清算名单。像立陶宛这样的小国,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也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他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如果被某些大国收买,很容易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和美国的打手两个角色间反复横跳,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最近的几年里,美国明显加紧了对中国的压制和围堵,一方面纠集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不停地给中国制造麻烦,另一方面又指使立陶宛、捷克等小国不断在国际场合发声,制造一些噪音之后,美国再发动舆论工具,使劲儿往中国身上泼脏水。这就是他几年来最常用的伎俩。
这样的手段当然不可能对中国造成什么伤害,国家之间的竞争,凭借的是真正的实力,几个跳梁小丑,影响不了中国的对外关系大局。但这些被美国收买的小国不停地聒噪,在欧洲国家里边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有一个成熟的应对手段。
立陶宛这样的小国,犯不着中国特别去针对他,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中国直接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即可。无论他们接下来是继续负隅顽抗,还是假惺惺地释放出一些所谓的善意,都不值得中国专门为他改变政策。
在与中国的关系闹僵之后,立陶宛方面又开始扯什么“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之类的话,这属于典型的口是心非。立陶宛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坚守国际道德秩序。
立陶宛这种历史上就有反复横跳记录的国家,你越是关注他,他就越自鸣得意。直接冷处理,就是最好的办法。中国古人讲究恩威并用,中国过去更倾向于给合作国家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并没有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次对立陶宛的处理,或许是一个新的开端。